2025年华为云OBS(对象存储服务)的收费标准,说白了就是“按需付费+资源包优惠”的组合拳,但今年调整得有点细,不同存储类型、区域、流量时段甚至数据恢复方式都有单独的计价规则。咱们挑重点说,帮你避开“隐形扣费”的坑。
一、存储费用:不同类型“差别对待”
OBS的存储费用分四档,核心区别是“访问频率”和“存储时长”:
标准存储:适合高频访问的数据(比如网站图片、视频),按实际存储容量计费。2025年乌兰察布区域的标准存储单价比其他区域低15%,比如华东-上海一的单AZ存储是0.0990元/GB/月,乌兰察布可能只要0.0842元/GB/月。但要注意,单个对象小于64KB的按64KB算,比如你存了10KB的文件,系统会按64KB计费。
低频访问存储:适合30天以上不常访问的数据(比如备份日志),存储时间不足30天按30天算,提前删除要补足剩余天数的费用。比如你存了100GB数据,第20天删掉,系统会按30天收费,费用=低频存储单价×100GB×30/30。
归档存储:适合90天以上不访问的数据(比如合规存档),规则和低频存储类似,不足90天按90天算,提前删除补差价。
深度归档存储:适合180天以上几乎不碰的数据(比如历史科研数据),不足180天按180天算,提前删除同样要补钱。
小贴士:如果数据访问频率不确定,优先选标准存储;确定长期不用的,再考虑归档类,否则提前删除的“补差价”可能让你肉疼。
二、流量费用:公网流出“分时计价”
流量费用是OBS最容易超支的环节,2025年调整后更复杂了:
内网流出:免费!比如你用华为云ECS访问同区域的OBS数据,流量不花钱。
公网流出:分“闲时”和“忙时”。闲时(00:00-08:00)0.25元/GB,忙时(08:00-24:00)0.5元/GB。比如你白天下载100GB数据,费用是50元;凌晨下载同样数据,只要25元。
跨境流量:如果数据从国内区域传到海外,或者反向传输,会额外收“出方向流量费”,具体价格得看区域组合,比如从华北-北京四传到新加坡,可能按0.8元/GB计费。
避坑指南:大量下载数据尽量选闲时;跨境传输提前算好成本,可能比本地存储还贵。
三、请求费用:API调用“按次收费”
每次调用OBS的API(比如上传、下载、删除文件)都会产生请求费用,2025年标准是0.01元/万次。比如你一天调用10万次PUT接口,费用是0.01元;但如果调用量暴增到1亿次,费用就变成10元了。
省钱技巧:高频调用API的业务,可以买“请求次数套餐包”,比如1000万次包年可能只要80元,比按需计费便宜一半。
四、数据恢复费用:归档数据“加急加钱”
如果你要访问归档或深度归档存储的数据,必须先“恢复”到标准存储才能读取,这里有两笔费用:
恢复请求费:按恢复成功的对象数量计费,和普通API请求一样,0.01元/万次。
恢复流量费:根据文件大小和恢复方式收费。标准恢复(默认)免费,但需要等1-12小时;加急恢复(1-5分钟完成)要额外收费,比如恢复1GB文件可能收0.5元。
举个例子:你恢复100GB的归档数据,选标准方式,费用=恢复请求费(假设100次请求,0.001元)+恢复后标准存储的存储费(按1小时算,约0.1375元);如果选加急,还要加50元的加急费。
五、资源包:长期用户“薅羊毛”
OBS支持买“资源包”提前锁定优惠,适合长期稳定存储的业务:
存储资源包:比如买1TB标准存储包年,可能只要800元,比按需计费(1TB×0.0990元/GB/月×12月=1188元)省30%。
流量资源包:比如买10TB公网流出流量包年,闲时流量可能按0.2元/GB算,比按需计费便宜20%。
混合包:部分区域支持“存储+流量”混合包,比如乌兰察布专属折扣包,存储和流量一起买更划算。
注意:资源包有区域限制,比如华东-上海一的包不能用于华北-北京四;超出部分自动转按需计费,记得及时续费或调整用量。
六、2025年新调整:这些变化要留意
区域阶梯定价:乌兰察布区域的标准存储单价低15%,适合成本敏感型业务。
动态容量计费:混合云存储方案支持“分钟级”计量,比如你临时扩容10分钟,只收10分钟的费用。
云专线出方向流量:从3月15日起,跨境数据传输开始收“出方向流量费”,之前这部分是免费的。
总结:怎么选最省钱?
短期/波动业务:用按需计费,随时调整用量,避免资源浪费。
长期/稳定业务:买资源包,尤其是乌兰察布区域的标准存储包,成本能压到最低。
高频访问业务:买请求次数套餐包,API调用成本直降50%。
归档数据业务:提前规划恢复时间,能不用加急就不用,省下的钱够买几杯咖啡了。
最后提醒一句:华为云官网有“价格计算器”,输入你的存储量、流量、请求次数,能直接算出每月费用,比自己掰手指头准多了。别偷懒,算清楚再下单!